更新时间:2025-01-06 06:57:51点击:
中新社武汉12月26日电 (梁婷 柯萍萍)湖北省博物馆26日发布根据“郧县人”头骨化石复原的“郧县人”相貌。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对距今10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开展科学的相貌复原工作。
“湖北省‘郧县人’头骨化石高精度扫描及相貌复原研究”工作于2017年6月启动,由湖北省博物馆、山西大学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、武汉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组成多学科、多领域、跨专业科研团队,历时近8年研究,取得初步成果。
12月26日,湖北省博物馆发布根据“郧县人”头骨化石复原的“郧县人”相貌。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
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冯小波介绍,研究团队通过高精度工业级扫描仪,多次扫描“郧县人”1号、2号头骨化石,科学、精准重建“郧县人”头骨化石模型;以颅骨为基础,以人体头面部的解剖学规律为依据,在颅骨模型影像上,借助雕塑、绘画和计算机图像等造型技术手段,塑上眼睛、鼻子、嘴巴、耳朵、肌肤、毛发等细部,重建颅骨的生前面貌。
经研究,1号头骨化石,女性,年龄25岁—45岁,距今约100万年;2号头骨化石,男性,年龄25岁—45岁,距今约100万年。
冯小波介绍说,此次“郧县人”相貌复原,主要围绕人体头部软组织厚度的精确测量,颅骨形态与软组织形态的相关性两个关键问题展开,古人类学家、刑侦专家、三维复原专家、旧石器时代考古专家开展了跨学科合作。
12月26日,湖北省博物馆发布根据“郧县人”头骨化石复原的“郧县人”相貌。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
“郧县人”头骨化石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,填补了人类演化链条中从元谋人、蓝田人到北京人之间100万年时间节点的缺憾,为研究东亚直立人的演化提供了关键证据。
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表示,对“郧县人”头骨化石相关信息的提取研究,为探讨东亚古人类演化模式、东亚直立人来源以及与智人之间的演化关系等提供重要支撑,为实证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演化史,讲好东方人类故乡先民演化和文化发展故事,提供了关键节点的重要依据与信息。
1989年,文物普查队员在湖北郧县发现第1具(1号)古人类头骨化石。1990年,在该地考古发掘时发现第2具(2号)古人类头骨化石。著名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根据化石出土地将其命名为“郧县人”。根据头骨特征,属于直立人类型,定名为“郧县直立人”。2022年,第3具(3号)古人类头骨化石在同一地层再次发现,距今约100万年。(完)